以往只有很少房產中介提供的貸款業(yè)務,已成為深圳地產中介的標配。除按揭貸、過橋貸、贖樓貸外,首付貸則在部分中介中成了新興熱門服務。
這種貸款可分為無抵押及有抵押兩種。前者通常對應湊不齊首付的購房者,后者則通常對應已購房者,他們若想新換購更大的住房,往往會出現在出售已有房與購買新房之間的時間不匹配,需將已有住房抵押獲得新房首付。
不管何種情況,中介均可為其提供通常平均月利率為1%-2%的貸款,時長一般為幾個月,最長可達三年左右。
3月3日,《財經》記者就此咨詢深圳多家地產中介時獲悉:目前按不同貸款對象,中介一般愿意提供最高為50萬元首付貸款,月利率由1.14%至1.6%不等。
《財經》記者獲悉,這些貸款原有四種資金來源:一、從銀行獲得。中介作為借款人,以從事正常的公司業(yè)務為由向銀行申請信用貸款或抵押貸款。亦有少部分銀行可能直接參與;二、中介和信托公司合作發(fā)行信托計劃;三、上市公司等不缺錢的機構出借;四、與中介有直接間接關聯的各類小貸公司。
而隨著深圳本地互聯網金融行業(yè)近年來的快速崛起,與P2P平臺合作甚至直接操盤推出尚處監(jiān)管真空的首付貸產品進行融資,也成為開發(fā)商及中介融資的重要手段。
在線下,P2P平臺大多選擇與開發(fā)商或中介等機構合作,由后者向購房者推薦這類利率稍高于銀行貸款利率的產品。在線上,這些平臺則將貸款包裝成年化收益率為10%左右的P2P產品,吸引投資者,以此打通社會資金與房貸需求者的渠道。在無抵押情況下,這類貸款最高可貸到房屋總價的20%。
對正處于高回報項目荒的各類平臺來說,在深圳樓市不斷走高形勢下,這一塊業(yè)務也堪稱優(yōu)質項目,幾無逾期。“但大家其實都清楚,我們是在與風險共舞。”深圳一位P2P平臺負責人對《財經》記者稱。2016年銀根再次放寬后,這家平臺已收緊了其在深圳的相應業(yè)務。
人行深圳中心支行最近也表示:商業(yè)銀行應加強貸款人資質審查,對于利用首付貸的貸款申請,應拒絕受理。此外,對P2P及小額貸款公司主管部門應作出明確規(guī)定,禁止相關機構發(fā)放用途為購房首付款的貸款。
入市有渠道
作為2015年至今全國乃至全球房屋交易最活躍的城市,深圳價格不斷上漲的房子,下游的買家究竟是誰?
業(yè)界不少人士認為,雖然很多房子確實由于中介在其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深圳大概4萬名中介人士中,90%以上的人無能力炒房,非在深購房主流人群。深圳市規(guī)土委副主任喬恒利亦表示,從官方調查情況看:雖中介人員存在少量眾籌買房案例,但主要還是出于自住需求。
多位深圳地產界人士對《財經》記者指出:深圳所謂自住需求,主要由三類人構成:已購房者,原房產漲價后,希望更換更大的房產;企業(yè)老板、上市公司骨干或創(chuàng)業(yè)成功者;來自外地的剛需,家里幫忙購房。
這部分需求之外,因“深圳是全國的深圳”態(tài)勢明顯,據2015年相關統(tǒng)計,二手房買賣中,非深戶籍購房者占比約為35%。港澳臺人士及潮汕商人等,均是重要購買力:
對香港買家來說,實施近十年的房地產“限外令”從2015年8月27日起松綁后,其享受契稅優(yōu)惠將不再掛鉤持有深圳的房產數量,加之深圳的不動產登記也開始加速推進,深圳房地產吸引力大增。
鏈家深圳區(qū)域研究院總經理肖小平近日公布的一組深圳買房戶籍分布信息顯示:2015年1月-10月,廣東戶籍的在深購房者數量雖仍居首,但湖南、湖北兩省購房者比例總和已超廣東買家。
按深圳2010年9月出臺至今的限購令,這些非深戶籍且未在深圳繳納社保的非港澳臺買家,原本不應有購房資格。但深圳“房票”市場,則為其提供了規(guī)避“通道”:能提供一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家庭,即可購買一套住房。
有部分投資客選擇為身邊一些沒有深圳戶籍的親友繳納社會保險,繳滿一年,就可得到一套住房的購買資格。這種資格被稱為“房票”,而這種代繳社會保險的方式則被稱為“養(yǎng)房票”。2015年初,一張深圳“房票”的私下成交價格為8000元左右,到年尾時,雖存有一系列風險,仍漲至3萬元至5萬元不等。
對于本地已購房買家來說,為增加購房資格或獲得首套房購置低首付優(yōu)惠,離婚買房亦開始流行。據深圳鏈家發(fā)布的《2015深圳樓市大數據》,通過鏈家地產買房的二手買家,離婚率為45.2%。
統(tǒng)計上述各類購房類型,中聯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年,深圳買房投資比重為15%,2014年為23%,2015年則增至30%。雖按深圳目前2%-3%的租售比,租金無法保證購房者長期收益,但2015年深圳至少三成購房者出于投資目的,是各類機構的基本共識。
曾有購房者按深圳2014年二手住房均價3.5萬元計算投資收益,得出的結論是:投資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一年時間至少可賺約170萬元。
一線售房人員的觀察結果比之更高:在“一年不買房,白干20年”心理推動下,二手房投資客占比在五成左右,新房投資客占比則在六成左右,一些熱點區(qū)域(如前海)的投資客占比則在八成以上。
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監(jiān)測,投資客所在行業(yè)分類分別是:金融、保險、債券類行業(yè)(23%);交通、運輸、物流行業(yè)(16%);會計行業(yè)(9%)。房地產行業(yè)占比為2.8%,中介占比則更低。
該中心總監(jiān)王飛則告訴《財經》記者:該中心統(tǒng)計投資客的標準,是以非自住的二套房為標準。“實際上,因恐慌造成大量剛需提前入市,以及家庭因帶有上漲預期更換大房子,其實都兼有自住和投資雙重目的,很難分得清楚。”
深圳綜合開發(fā)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則采用了另外一種判斷標準:本地自住兼投資需求占2015年深圳購房者七成;因深圳已成為資本集聚地,本著保值增值來深圳購房的外地資本買家占兩成;只有一成左右,是借助各類高杠桿甚至地下錢莊入市的炒家。
而近期被經常提及的買家之一,一度被認為是旨在炒作的地產中介。2月初,深圳市房地產經紀行業(yè)協會在網站掛出了一則《關于房地產中介不得參與炒房的鄭重提示》的通知,內容包括要求地產經紀人員不得參與炒房、知情者可進行舉報。但據《財經》記者多方了解,情況可能遠較這一邏輯復雜:
一方面,房價不斷上漲,擁有較強信息優(yōu)勢的中介,確有獲得房屋差價的優(yōu)勢。只要有低于市場價格一定比例的房子掛牌,中介就會買下來,轉手以市場價賣出。對這種由來已久的現象,深圳業(yè)內人士將其稱之為“ABC單”,分別對應上游售房者、中介以及下游買家。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