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郝如玉在第十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論壇上透露,目前房地產稅仍在起草過程之中,操作難度很大。房地產稅全面開征還有多遠?房地產稅要一旦實施,老百姓買房要多交錢么?你家住房會“免
關于房產稅的討論,早已鋪天蓋地,專家學者或從法理、或從公平、或從可操作性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論證。在林林總總的論述中,有一個觀點流行甚廣,那就是房產稅縱有千般不是(比方說不合法規(guī)、不利公平和不便征收等),
告別野蠻生長以及黃金時代之后,房地產行業(yè)如今陷入一種百花齊放卻缺乏統(tǒng)一而鮮明步調的節(jié)奏,分化、并購、轉型、跨界、多元化、出海、回歸一二線等,房企的選擇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近日在海南舉行的博鰲·21世紀
中國住建部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21日在海南省三亞市指出,下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會走穩(wěn),全年銷售量和土地價格有望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房地產市場分裂的背后是資金的聚集、庫存的稀缺和對房價下跌的恐懼,其結果是熱點城市對三四線城市形成了“圍剿”之勢。一路走來,我們也許發(fā)現當下樓市一個奇怪的現象:越限購的地方越好賣,越促銷的地方越不好賣。
7月25日,國家開發(fā)銀行召開二季度工作會,國家開發(fā)銀行董事長胡懷邦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國開行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對國家戰(zhàn)略的支持力度,加強精細管理和風險管控,各項工作穩(wěn)步推進。其中在去
近日,官方針對房地產稅改革推進要“義無反顧”的表態(tài),再次讓房地產稅成為輿論關注焦點。自2003年提出物業(yè)稅以來,房地產稅的探討已歷經13年之久,為何遲遲難以落地?從房產稅到房地產稅的轉變意義何在?會否
國家統(tǒng)計局官員曾指出:“從短期和表面上看,主要是空置的狀態(tài)和時間很難給出標準,要清楚計算出來難度較大。從深層來看,主要是我們還沒有征信制度支撐,調查缺乏客觀科學的依據。未來則寄望于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實施
房地產稅實際上是2003年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物業(yè)稅。后來為了避開立法,偷換概念成房產稅,并在沒有法律依據的前提下,在上海和重慶強行試點征收,迄今仍未停止。沒有法律依據的征稅引發(fā)極大爭議。
2011年1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在部分城市進行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改革試點,具體征收辦法由試點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從實際出發(fā)制定。1月28日,上海和重慶兩地發(fā)布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試點方案
世聯(lián)行最新發(fā)布二季度國內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世聯(lián)行認為二季度商品房銷售增速放緩(較一季度下滑18%)的同時,新房供給也在同步減速,但因個人按揭貸款增速較快,后續(xù)購買力可能存在不足。土地供給方面,供應量
2016年房地產市場回暖基礎不穩(wěn),波動風險較大,分化趨勢嚴重。同時根據華房指數預測:在整體經濟趨勢沒有重大變化和沒有重要政策出臺的前提之下,房價或將先升后降,在經歷較快上升后,2016年第二季度后有出
在房價不斷上揚的今天,貸款幾乎是“工薪族”擺脫購房窘境的唯一選擇。可是,由于某些貸款額度的限制,如果僅靠其中一方公積金貸款買房的話,壓力依然不小。因此,許多夫妻會選擇雙方共同貸款,以此減少房貸帶來的壓
2016年7月22日,證監(jiān)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新聞發(fā)言人鄧舸表示,萬科相關股東與管理層之爭已經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相關各方本應成為建設市場、維護市場、尊重市場的積極力量,帶頭守法,盡責履職。但遺憾的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