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氣漸熱,其熱度卻比不上土地市場的火熱成交咄咄逼人。
上海世博板塊9日推出3宗地,其中A09A-02、A09B-02兩幅商辦地塊,接連刷新上海單價樓王記錄,最終突破4萬元。
不僅上海土地市場“著火”,北京、廣州的火熱程度也不遑多讓。7日,北京門頭溝地塊經82輪競價最終成交溢價高達104%;6日,佳兆業(yè)200輪競價力狙中海競得廣州同寶路2幅地塊。
事實上,受“國五條”細則落地等政策影響,4月全國土地市場環(huán)比回落,一線城市供地甚至出現(xiàn)短暫“空窗期”。
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4月,包括保利、恒大、萬科、金地、華潤、招商、中海、雅居樂、綠城、富力在內的十大標桿房企權益購地金額為69億元,較3月縮減55.4%。
而5月房企大肆吃進一線城市土地,與4月土地市場狀況形成強烈反差。一來是房企自身補倉需求,二則釋放出一個清晰的信號--“國五條”引發(fā)的觀望情緒正逐漸淡去。
從反映激烈的城市版圖來看,房企無疑是對一線城市的后期抱有充足的信心。
同時,從房企此前公布的一季度業(yè)績及4月月報中也能覓見一絲端倪,銷售情況良好加融資環(huán)境好轉,開發(fā)商資金壓力緩解,或也是促成購地熱情恢復的原因之一。
然而房企補倉需求再大,若是處于調控寒冰期,也不見得能拿地拿得這般痛快。來自調控方的不作為,或才是土地市場急速飚熱的核心動力。
各地國五條細則出臺以后,由于其中內容并無太多新意,且地方政府對限購、限貸、個稅等主要調控措施大多態(tài)度消極也是有目共睹。
再比如,繼此前公布了全年供地計劃后,5月8日北京市國土局正式公布239宗年內首批擬供應地塊,這也標志著“京版國五條”落地后,北京土地市場正式開閘放量,多少也能說明政府對土地的態(tài)度。
一場從春季醞釀的調控發(fā)展到當下局面,沒限住房價,倒?jié)q了地價,難免讓人唏噓。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