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國土資源廳長稱地方用地指標基本失控
據(jù)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土地上出了事兒,就全是國土部門的問題嗎?”在此次廳局長會議上,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孫綱尖銳發(fā)問。他坦言,這些年,中央對地方用地指標的管理,基本是失控的狀態(tài)。而這種局面,由國土部門一家來承擔責任,實在勉為其難。
一方是中央力保的18億畝耕地紅線,另一方是地方經濟發(fā)展沖動催生的龐大用地需求,二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難以調和。而地方國土部門作為用地指標的主要負責者,已經成為這種矛盾的集聚地。
上周末,一年一度的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座談會舉行。此次會上,地方除了照例訴苦“缺地”之外,也對現(xiàn)行國土管理制度中的權責安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國土部:地方用地“胃口”難以全滿足
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地方投資的熱情更加高漲。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土廳廳長肖建剛稱,過去十幾年未修過一寸鐵路,從前年開始,全區(qū)在建24條鐵路,修了26條公路,還有港口、碼頭、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每條鐵路,都是上萬畝的用地,因此,用地矛盾非常突出。而廣西的發(fā)展現(xiàn)在仍是投資拉動型,2009年投資5000億元,2010年7000億元,2011年10200億元,平均每年增加2000億元到3000億元。大量投資,需要大量用地、用海。
來自國土部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全國安排新增建設用地總量670萬畝,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75萬畝。這種規(guī)模已是近年來的高峰,但似乎仍難以滿足地方的實際用地胃口。
今年兩會期間,國土部31個調研組對全國31個省(區(qū)、市)179個縣(市)進行實地調研發(fā)現(xiàn):“十二五”開局之年,各地發(fā)展愿望強烈,勢頭強勁,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調研顯示,31個?。▍^(qū)、市)全年用地需求總計達到1616萬畝,遠遠大于年度計劃指標。調研組調查發(fā)現(xiàn),31個省(區(qū)、市)都反映計劃指標不足,多數(shù)反映下達指標只能滿足需求的1/3。
但并非所有需求都能被滿足。在此次廳局長座談會上,國土部規(guī)劃司司長董祚繼表示,近年來國家已逐年增加了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但繼續(xù)增加計劃指標的難度已非常大。一些地方土地開發(fā)強度已經達到20%~30%甚至更高,如果繼續(xù)擴大建設用地,資源環(huán)境承載能力不允許。
今年早些時候,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也已強調,中國按需保證供應建設用地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來的現(xiàn)代化建設,我們土地的供應只會是日趨緊張,不會緩解,這個緊張過程一直伴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全過程。
地方國土部門的“夾板氣”
在現(xiàn)行的管理體制下,地方國土部門一方面要垂直接受國土部的領導,同時又要為地方政府服務,地方國土部門夾在中間很難做。
“土地上出了事兒,就全是國土部門的問題嗎?”在此次廳局長會議上,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孫綱尖銳發(fā)問。他坦言,這些年,中央對地方用地指標的管理,基本是失控的狀態(tài)。而這種局面,由國土部門一家來承擔責任,實在勉為其難。
“現(xiàn)實的情形是,地方政府有了項目,就跟國土部門要地,用地有保障,國土部門就干得好,用地無保障,國土部門就要挨批。地方在貫徹年度計劃時是拿著項目要計劃,而不是按照計劃上項目,這就把國土部門置于極其被動的境地?!睂O綱說。
在孫綱看來,目前的癥結在于,地方政府層面只有國土部門才對用地指標負責。因此他呼吁建立“共同責任機制”,最關鍵的是要想出足夠的手段引起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
此外,正在進行中的地方換屆也引發(fā)對違規(guī)用地現(xiàn)象抬頭的憂慮。
國土部副部長汪民4月份即公開表示,由于追求“十二五”開門紅這種傾向和換屆效應,一批項目,包括重大基礎設施、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社會民生、現(xiàn)代服務業(yè)等項目將在2011年全面布局、集中開工,個別地方“零約談、零問責”的工作目標難以保持,2011年土地違法反彈風險加大,形勢不容樂觀。
此次廳局長座談會上這種擔憂依然沒有消除。廈門市國土局副局長王耀輝表示,這次領導班子換屆了,新一任領導是不是具有依法依規(guī)用地的思路,恐怕是地方土地管理工作能不能搞好的關鍵。
國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局長高向軍也表示:“對新任政府主管領導恐怕得加強土地管理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培訓才行!”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wǎng)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