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事實上,保障房建設的壓力也不僅困擾著深圳,審計署上月發(fā)布的審計結果表明,2007年到2009年,北京、上海、重慶等等22個城市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的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的比例未達標。
蘇澤群(廣州市常務副市長):
經常為了一塊地,是拿取出來做商品房,還是拿在做保障性住房,在我們內部經常是有很多爭論的。
解說:
如今中央政府已將明年的保障房建設總量提升到一千萬套,幾乎是今年的兩倍,這被看作是解決居住民生的重大舉措。而它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高房價所造成的社會沖擊。
北京市民1:
在北京落價的環(huán)境是不可能的。
北京市民2:
還沒買房,因為買不起。
解說:
因為地價高,房價漲,這其間的前來無疑讓社會公眾對于地王的再現(xiàn),對于土地財政心懷狐疑,而同樣高興不起來的還有不少農民,因為很多土地來自他們。
韓?。?/p>
這賣地賣了這么多錢,這個錢干什么用了,你到很多地方調研,賣地賣了多少錢,是一清二楚的。按照說你要問賣地的錢干什么了,你賣地的錢干什么去了,很多地方不愿意告訴你。
解說:
根據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的設計,這是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投資者拿走大頭,占40%到50%,城市政府拿走20%到30%,村級組織留下25%到30%,而最多農民拿到的補償款只占整個土地增值收益的5%到10%。有評論稱,在一場“為上樓”運動中,農民開始端著金飯碗喝稀飯。
韓?。?/p>
給農民的補償還是偏低,特別是有些地方農民還在務農,也把農民集中到樓上去,農民發(fā)現(xiàn)上樓以后,收入沒有增加,但是生活成本提高了。如果我們讓農民上樓,讓農民集中居住,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拿地,我覺得這個可能會帶來很多問題。
主持人:
剛才說到土地收益都用來做什么,因為土地收益我們知道取之于民,最后要用之于民,但是剛才從短片里面,從保障房修建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取之于民的時候有意愿,有沖動,但是用之于民的時候這個意愿和沖動有不那么強烈了。這個問題您覺得在未來的一年,應該怎么解決?
葉劍平:
我想這和地方政府的政績觀有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地價上漲按理說是把增值的收益轉移給老百姓,讓老百姓謀取更多的福利,這是很好的。但是按照現(xiàn)在的一些發(fā)展,通過投資,通過其他更有盈利空間的這些投資,可能會對地方政府更感興趣,用于保障是要花錢的,所以相對來說,就不那么情愿。
主持人:
你看,剛才我們也提到一個保障房的數目,今年是580萬套,剛才舉了一個例子,深圳要趕在最后一天,最后幾天才開工,由此可見,這個任務要把它落到實處是有些困難的,明年是一千萬套保障房,您覺得未來,地方政府怎么讓他們能夠愿意主動地去把任務落實下來?
葉劍平:
這個可能要從兩個方面,一個方面規(guī)定土地出讓金百分之多少要用于保障房建設,而且要嚴管起來,保證這部分資金。另外一部分,中央政府要做到督查工作,根據各個地方政府做出的年度計劃,比如說一千萬套,各個地方到底是多少,分配下去。按照這樣的一個計劃去督查,我想就能夠完成了。
主持人:
葉教授,您看現(xiàn)在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公式了,地方政府要發(fā)展,要做事,就要有錢,這個錢怎么來,就要依仗地方財政,地方財政是什么?一定是高地價推動高房價,就是這種類似公式的一種推理,到底怎么能夠把它打破?
葉劍平:
因為地價、房價實際上就是雞和蛋的關系的,有雞和蛋就互相之間傳導,所以房價高就引起地價高,反過來地價高的話,也推動房價高。如果要抑制它的話,我想可能要對市場進行歸類,比如說高檔的住宅可以放開,中檔政府的給予控制,保障那一頭的,政府一定要負起責任,通過這樣的話,不同階層的老百姓能獲取到他自己應該相匹配的住房,這樣會更好一點。這就是在土地供應上,要相應地進行一些調整。
主持人:
比如說?
葉劍平:
比如說高檔的要完全放開,就像吃飯似的,富人想吃鮑魚,吃什么,不要影響我們普通老百姓吃白菜和豆腐,這兩個之間不能沖突。讓他花更大的價錢是買他所需要的奢侈品似的高檔住房,通過高檔的住房的高價格的收入來反補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普通的住房。
另外,大力地增加普通住房的供應,因為總的來說,它還是個供求感到,如果提高供應的話,就能夠平穩(wěn)價格了?!?/p>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