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調控的風聲又來了。
部分城市住房公積金政策收緊的事實,加上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即將出臺的傳言,給了地產股及建材股重擊。大盤亦應聲而下,連收兩根中陰線,調整意味濃厚。
關于房地產調控將出新招,春節(jié)前就有各種傳言。最新傳言是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提高、利率上調。傳言尚待證實,而其對市場的影響已然產生。
這次調控政策如果近期出臺,其時機耐人尋味。是本屆政府的最后一次調控?還是新領導班子的第一次調控?不同的判斷,可能會產生大相徑庭的預期。
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對于房地產調控這件事,委實需要認真檢視。
自2003年以來,房地產已經(jīng)歷不下五輪調控。如果從房價看,很多人認為調控是失敗的,甚至有“越調控越上漲”之評。但官方政策口徑是不讓房價大起大落,并未明言打壓房價。
房地產究竟需不需要調控,如果需要,該如何調控?
房地產是特殊商品。“居者有其屋”是政治家的口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詩人的訴求,溫飽則是老百姓的基本需要。
對于這種特殊商品,政府不能放任不管,在市場機制失靈的領域和時期,加以調控是有必要的。
但房地產終究是商品,調控必須遵循經(jīng)濟規(guī)律。作為商品,其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是最基本的經(jīng)濟規(guī)律。
如果調控目標是房價,政府可以在供應端出手調節(jié),其方法有二:一是加大土地出讓;二是推出廉租房,直接增加二級市場的供應。
而我們看到的是,每逢調控,地方政府往往減少了土地出讓,并一再延緩推出計劃內的廉租房。
在需求端,調控政策主要是限購、限貸。這是對需求的強行壓制。一旦調控放松,供應來不及跟上,需求報復性反彈。調控自然變“空調”。
多年來的房地產調控經(jīng)歷表明,人民群眾對于房地產的消費需求,很可能被低估。
經(jīng)濟的本質是創(chuàng)造產品和服務,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何況房地產與中國經(jīng)濟、與地方財政,均是休戚相關。
至于政策調控,本就應該回歸宏觀層面。管住貨幣的閘門,比盯著一兩個具體行業(yè)的價格波動,要從容得多。而以當前房價水平、貨幣投放節(jié)奏,一線城市的房價還要想大漲,亦無空間。
回到股市,房地產調控政策越嚴厲,長期來看越有利于上市房企。君不見,隨著一輪輪調控,中小房企紛紛出局,房地產行業(yè)的集中度日益上升,上市房企的行業(yè)占有率日益提高。
這既是因為上市房企久經(jīng)風雨,已積累了應對調控的豐富經(jīng)驗;也是和前述調控政策直接相關的。
當政府減少土地供應,則上市房企可以憑借更雄厚的資金實力,搶到為數(shù)不多的出讓土地。如果貨幣政策收緊,則上市房企也比中小房企有更多的融資渠道,更好的信用資質。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wǎng)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