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日前表示,住房保障法的起草已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guī)劃和國務院2010年立法計劃,并已形成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見稿。
轉了一大圈,中國的住房體制回到1998年,即市場化與保障相輔相成的格局,以維護公民起碼的居住尊嚴,這是向正確軌道上邁出的艱難一步。12年的輪回不尋常。
僅僅12年時間,我國已經建立起一套黏合度異常高的經濟體制:通過房地產信用建立起信貸基礎體制;通過房地產完成了城市化進程的原始積累;通過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完成了新一輪的財富分配,加劇了貧富差距;通過房地產拉動了50多個產業(yè),使房地產成為支柱產業(yè)。這12年不僅是房地產膨脹的12年,更是貨幣大量發(fā)行的12年,財富膨脹之后重新洗牌的12年。
住房保障法是從2010年開始的住房改革重要的組成部分,針對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進行立法救助前所未有,意在把房地產從經濟支柱的立足點上卸下來。明確了制訂住房保障法的目的,接著就應該剔除此前制度建設過程中的軟肋,即資金不足與保障房分配過程中顯而易見的不公平。
我國的住房保障體制采取了“廣覆蓋、保基本”的原則,甚至將農村住房保障也包含在內。保障按照不同的對象分為廉租房、經適房、公租房三類政策房并行,這就意味著未來保障房所需資金將大大增加。目前的資金已經不敷所用,提高保障房的公平與效率是必要之舉。
目前有關部門想盡辦法解決資金不足難題,中央財政撥款、動用公積金、部分土地收益直接劃撥,但僅有這些還不夠。
公務員與一些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溢出市場與社會保障之外,自成保障系統(tǒng),成為我國房地產體系中的大漏洞。法律有必要堵塞福利分房這一最大的漏洞,減少計劃體制陰影濃重的福利分房,將政府部門與國企一并納入市場與保障體系中,如果不堵塞福利分房,保障房必定異化為制度外的權貴桃源。
據媒體報道,隨著一些公務員的名義收入與北京市高漲的房價差距越來越大,除了購買商品房之外,他們解決住房問題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低價購買經濟適用房;二是購買各個部委自行修建的集資房。
這些集資建設的經濟適用房價格低、地段好、溢價高。2006年一年內,就有84個單位按房改成本價出售公有住房2347套,建筑面積約15.49萬平方米;48個單位按經濟適用房價格出售舊公有住房2106套,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13個單位出售新建經濟適用房5133套,建筑面積約60萬平方米。而北京市當年新增供應面積一共2153萬平方米,銷售面積2436萬平方米。
據悉,最近有關部門的內部房僅每平方米8000元,而同品質的房價在2萬元以上。數據顯示,北京市2005年到2009年公開的土地供應量,70%以上的土地用于建經濟適用住房和享受經濟適用住房等政策的住房。然而其間面向社會供應的經濟適用房的全部數量加起來只有7%左右。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經適房沒有公開銷售。
事實上,經濟適用房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淪為特殊群體重回福利分房的計劃體制。此次住房保障法的實踐版本是深圳。深圳是對保障房分配十分重視、對分配公平較為重視的城市,有初審、復審以及終審,實行“九查九核”,依然頑疾難除,尋租丑聞見于報端。
解決保障房與福利房并行的體制,以法律懲戒尋租者與失信者,中國的住房保障法律才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建立全面的住房保障體系,首先要革福利分房與特權下計劃分房的命,以免全社會紅利被某些權力者占據。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