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同比增長70.4%。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表示,這反映出城市發(fā)展對土地的依賴有增無減,土地出讓制度亟待進一步改革完善。
>>“十一五”情況
土地出讓金5年超7萬億
徐紹史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說,2010年前三季度,全國土地市場總體平穩(wěn),量升價穩(wěn),但四季度以來持續(xù)升溫,量價齊升,房地產(chǎn)用地調控仍面臨較大壓力。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同比增長70.4%。
據(jù)了解,20世紀80年代末之后,土地市場在全國主要城市逐步建立。1992年至2003年,全國累計收到1萬多億元的土地出讓金。自2004年以來中國土地出讓方式發(fā)生重大變化,努力推行土地“招、拍、掛”。由于“招、拍、掛”的核心是“價高者得”,全國土地收入猛增。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十一五”期間,全國土地出讓金總額為7萬多億元。2006年全國土地出讓金達7000億元人民幣。2007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接近1.3萬億元,其中招拍掛出讓土地收入超過900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約六成。2008年中國土地市場明顯降溫,全國土地出讓總收入9600多億元。2009年中國土地出讓總價款為1.59萬億元,同比增長63.4%。
徐紹史還透露,2010年,全國城市住房供地同比增加約80%。其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qū)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占計劃供應總量的77%。
>>“十二五”思路
逐步改變“價高者得”現(xiàn)狀
徐紹史表示,目前我國城市發(fā)展對土地的依賴有增無減,利益分配不合理。
徐紹史說,中央明確要求,“十二五”開局之年要防止盲目鋪攤子、上項目,但我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和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快速推進,土地需求十分旺盛,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徐紹史表示,今后將深入推進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及時出臺新修訂的劃撥用地目錄,逐步擴大有償用地范圍。堅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掛出讓制度。認真總結、規(guī)范和完善“限房價競地價”、“雙向競價”、“綜合評標”等多種房地產(chǎn)用地出讓模式,推動土地供應由“價高者得”的單一目標向完善市場、保障民生等多目標管理轉變。
此外,今年將確保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
■說法
土地財政作祟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表示,近幾年,全國“賣地收入”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大興“土地財政”造成的。
姜明安分析說,一方面,地方政府稅收較少,但是承擔著教育、交通、基礎設施等任務,因此需要通過賣地收入平衡。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官員因“政績觀”驅使,使得地方幾年來大興土木,累積這些“政績”的錢財就從賣地而來。當然,這些都通過“招、拍、掛”價高者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特別是最近兩年,房地產(chǎn)熱度不減,致使土地價格居高不下,增幅一再升高。
姜明安認為,要想改善這種局面,根本上需要進行財政體制改革,同時對于土地出讓制度還須進一步完善。
綜合新華社本報記者孫乾報道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wǎng)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