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遏抑房價的“國六條”出臺有些時候了,不曾想房價卻逆市飛揚,比如領房價之先的大連,漲幅居然高達15.2%,這真讓人錯愕。當然,樂觀地打量這種事與愿違的結局,我們可以自我安慰:“國六條”出臺不久,彰顯威力尚需假以時日。但是面對最近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跡象,筆者認為房價不降反升確屬不祥之兆。
理由之一:“國六條”甫一出臺,房地產商從故作鎮(zhèn)靜到叫苦不迭再到上海密謀,一步步穩(wěn)扎穩(wěn)打。孫立平說,房地產商無疑是一個發(fā)育程度最高的利益主體,他們對房地產調控與反調控的博弈最為嫻熟,經典案例即是2003年成功反對掉了央行的“121文件”,促成了國務院18號文件的出臺。房地產商的努力似乎沒有白費,日前,建設部房地產業(yè)司司長沈建忠重新解讀“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要占開發(fā)總面積的70%”,這是明證。
理由之二:調控政策的執(zhí)行力遭遇軟抵抗。以呼和浩特市為例,今年4月份該市商品住房價格同比漲幅達14.9%,位列全國70個大中城市之首。新華每日電訊指出,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是房價上漲的有力助推因素。地方政府為何和房地產商合謀雙贏?因為高昂的房價既能增加稅收和政府財政收入又能轉化為政績。蘇北某縣級市政府負責人把房價4年漲3倍作為政績津津樂道,北京市朝陽區(qū)某官員說:“敢于拉動房價是負責任的一種做法?!庇纱?,也就不足為奇了。
理由之三:購房者的購房欲望熾烈不減。今年以來,北京房價不斷飚升,對此,北京市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于秀琴指出:“本市房價持續(xù)上漲的原因是消費市場的火熱”。購房者買高的心態(tài)一以貫之,去年“國八條”出臺后,購房者先是觀望一陣,未幾便趕集式買房,房價越高攀升,他們越蜂擁。難怪有人嘆道:“需要抑制的不是房價,而是我們的欲望!”當然,有些人購房確屬必要,如婚嫁需要、投資渠道單一,以及對調控政策的信心不足,等等。
理由之四: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釜底抽薪之道。正如《信報》載文指出,房地產熱的根源之一與地方政府的財政處境有關。實行分稅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獲得的稅收比以前顯著減少。此外,地方政府的行政事業(yè)收費也受到掣肘;財政不繼,令地方政府轉向土地出讓上動腦筋。無疑,房價越高越益于地方政府解決燃眉之急。由此可見,在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柱沒有找到替代品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是不會心甘情愿地放棄地價和房價這兩大收入引擎的。
去年的“國八條”聲勢浩大,讓人浮想聯(lián)翩,結果是一些城市的房價報復性地增長。殷鑒不遠,此次“國六條”又遭遇出師未捷,已有人悲觀道:“此次房地產調控,很可能以‘英雄未戰(zhàn)身先死’的結局草草收場。”基于此,要避免重蹈覆轍,亟須從重視此次房價上漲入手。而欲使“國六條”真正落到實處,則需更開闊的施政智慧。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