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房地產商賺取暴利,根本就不是市場合理競爭的結果,而是與權貴周旋的結果,有的地產商認為只要搞掂了地方政府,就可以為所欲為,賺取壟斷之利,他怎么會將大眾放在眼里呢?
在博鰲論壇年會期間舉行的“調整中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分論壇上,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發(fā)表的“和居民工資收入相比房價等于沒漲”的言論,經媒體報道后,立即引來罵聲一片。(4月19日《廣州日報》)
任志強說:1978年GDP大概3000多億,現(xiàn)在是30多萬億,增加了100多倍。1978年月工資全國平均28.6元,到現(xiàn)在也增加了100倍。1978年我們大白菜2分錢一棵,現(xiàn)在2元錢,也增加了100倍。依照這個邏輯,無論國內經濟總量還是人們的購買力,都似乎與漲價相輔相承,而不是經濟發(fā)展的結果。如果經濟發(fā)展只理解為漲價,這無疑是很荒唐的。任志強這樣講似乎很有否定改革開放30年成就的嫌疑。
當然事實并非任志強說的那樣。首先,30年前根本沒有商品房,任志強拿30年前根本不存在的東西與30年前的東西相比,本來就很荒誕。就大白菜價格來講,只是今年才漲到2元以上,兩年前大白菜就只有幾毛錢甚至是一兩毛錢。這說明,大白菜并不是30年經濟發(fā)展的結果,而是近年來通貨膨脹的結果。如果30年經濟發(fā)展成就居然是所有物價上漲一百倍,這說明經濟根本就沒有發(fā)展。這當然不符合事實。正如有論者指出的,電腦幾年前一臺都在萬元以上,現(xiàn)在只有幾千元,二手電腦只有幾百元。而房價卻不是這個樣,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都是漲聲一片,遠遠超出人們的購買力。任志強的觀點,不過是從一個錯誤的論點出發(fā),用詭辯的邏輯,得出一個荒誕的結論。他這種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做法,和當下一些明星用丑聞來博得大眾眼球很是相像。說實話,我已經記不清、也不想去追究這是任志強第幾次說瘋話找罵了,但他以挨罵為榮的怪異行為,卻值得我們去思考——任志強為何不在乎大眾的感受?而他為何只產生在中國呢?
按照成熟市場經濟國家房價標準,健康的房價與收入比應當是3到5倍。而我國房價收入比大都在10倍以上。但房地產老板如任志強等,經濟“磚家”如董藩等,卻一再罔顧事實和經濟學原理,說什么房價不貴、地產沒有泡沫的高論。雖然這些“磚家”和奸商有權利“屁股決定腦袋”,但這些高論存在的本身,就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不成熟、不健康的反映。
由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半壟斷性質,某些地方政府和地產商多年來合謀壟斷暴利,用任志強的話說,“現(xiàn)在房價有50%是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既然共同賺錢,房地產商的許多不法行為就被政府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隨意擴大房屋容積率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建筑面積縮水可以睜只眼閉只眼,至于延期交工、惡意炒作房價、建筑質量不合格之類的問題,更是家常便飯。這就是說,有些房地產商賺取暴利,根本就不是市場合理競爭的結果,而是與權貴周旋的結果,地產商認為只要搞掂了地方政府,就可以為所欲為,賺取壟斷之利,他怎么會將大眾放在眼里呢?
任志強大張旗鼓地宣稱為富人蓋房,根本就是在權力支配資源的大環(huán)境之下練就的奸商作風,只要占上土地,蓋上房子,老百姓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反正不買房地產商的房子,就根本沒地兒買房子。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房地產商是不敢像任志強這么瘋狂的。如果有地產商像任志強那樣瘋狂,可能早被市場拋棄了。任志強這類中國特色的地產商正是中國特色市場環(huán)境之下的產物,是國內權力支配資源的市場環(huán)境下的產物。如果國內地產市場不是一個權貴市場,而是一個競爭充分的市場環(huán)境,是斷斷不會產生任志強這種人的。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