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77.9%的受訪者痛感在當下社會做好人的成本高。
做好人的成本具體體現(xiàn)在哪兒?調查中,71.0%的人表示會被懷疑動機不單純;62.4%的人認為是得不到鼓勵還要付出代價,心理不平衡;50.6%的人認為會被嘲笑,被認為太傻;31.3%的人感覺做好人經常感到孤獨,陷入自我懷疑。
張登浩表示,人們做好事希望得到認可,體現(xiàn)出很多人都信奉社會交換理論。在奉行這種理論的人看來,純粹的利他行為是不存在的,人們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回報。市場經濟改變了國家的經濟生活,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價值判斷。
“現(xiàn)在社會上有些人喪失道德底線,不知道‘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反而恩將仇報,讓善良的人蒙受損失?!睆埖呛浦赋?,人們其實不是不愿意行善,而是擔心被傷害。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的本能,這非常自然。如果行善者得不到好報甚至被傷害的事件屢屢發(fā)生,真的會讓善良的人對行善望而生畏。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朱安新博士表示,中國社會長期是熟人社會,直到市場經濟在中國確立以后,城市里一下充斥著很多陌生人。城市變成一個充滿陌生人的異質性社會。對此,政府和社會沒有做很好的應對。人們往往不得不支付很大的社會交往成本,這種成本主要就體現(xiàn)為不信任與無序。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張楊波老師表示,市場經濟下金錢開道,當金錢邏輯在很多方面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時,道德所起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小,就會導致道德滑坡。很多人做好事很自然就轉成金錢邏輯。
社會為什么缺乏做好人的壞境?同期,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搜狐新聞中心進行的調查顯示,78.3%的人認為是社會道德滑坡,普遍認為做好人吃虧;71.6%的人表示是做好事會被嘲笑或遭質疑,行善者心理成本大; 61.3%的人認為是政府沒有制定相應鼓勵政策,公民沒有積極性。
70%的人建議營造好人受羨慕受尊敬的社會環(huán)境
寧波大學學生王鵬回憶了這樣一件事,“一次放寒假回家,我在火車站碰到一名婦女,跟我說錢包丟了,向我要錢坐車回家。我就給了她幾十元。寒假后返校時,我在車站又遇到了她,她還跟我要錢。我說一個月之前我給過你了。她表情很尷尬,不過我還是給她了?!?/p>
“我寧愿相信她的錢包是第二次被人偷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樣自己心里踏實,我不認為是吃虧?!蓖貔i說。
調查中,42.8%的人認同“做好人吃虧”的說法,32.1%的人不認同。
你愿意做哪些好事?調查中,83.0%的人首選“讓座”,64.3%的人選擇“拾金不昧”,51.7%的人選擇“捐款捐物”,49.8%的人選擇“無償獻血”。此外,27.4%的人選擇“見義勇為”,15.4%的人選擇“舍己為人”。
張傳濤說,社會應該給好人一個安定和諧的環(huán)境,讓好人受到起碼的尊重。我們每個人都要深刻反思,看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每個人都能有所行動,情況就會大為改觀。
張登浩表示,首先要建立社會的誠信體系,誠信的缺失導致了人們都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的心理和動機,不相信還有不求回報的助人行為;其次,要嚴懲那些恩將仇報的行為,不要讓行善者受傷害;第三,要重建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不要讓社會交換成為所有行為的準則。要相信,純粹的利他行為是存在的,不僅在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會存在。
“我們要培養(yǎng)公民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強大的自我。真正內心堅強、人格健全的個體,不會管別人怎么看,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就會去做。他們堅持的是內在價值標準。而很多內心不夠強大的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做判斷時往往靠外在社會價值標準,因此容易人云亦云?!睆埖呛普f。
如何營造做好人的環(huán)境?調查中,72.1%的人表示政府應制定相應制度,不讓好人吃虧;70.0%的人指出要營造好人受羨慕、受尊敬的社會環(huán)境;62.5%的人指出要加強宣傳引導,讓好人有榜樣作用;57.9%的人認為每個人從自身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