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月收入4000多元
回家過年得花1萬 “我有點怕”
作為主管,王先生過年的壓力也比想象中的大,“我一個月工資都才4000多,回家處處得花錢,直系親屬自不必說,給父母2000元錢表示一下,我只有一個妹妹,給她的小孩壓歲錢起碼1000元。除了妹妹之外,還有七八個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他們的小孩都得給壓歲錢啊,就算農村里消費不高,現(xiàn)在壓歲錢出手最少也得100元。”
一年沒回去,家里的親戚都看著你呢,出手小氣還會被親戚笑話,說你混得不行。“王先生一算回家的成本,起碼在1萬元。另外,回家過年每天都得走親訪友,一天都閑不下來,就算開著自己的廣本回去,那也是打腫臉充胖子?!比饲槭拦蕢毫Υ?,回家過年也很累??!“現(xiàn)在,他們的年終獎還沒發(fā)下來,王先生估計跟過年預計的成本差不多吧,盡管這樣,他還是有點怕。
有人花三五千,有人花上萬,嘴上多少有些無奈,但楊先生的一句話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中國人一年就講究這一個節(jié)啊!”
就像歌里唱的那樣,“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吧!
40年來過年開銷變遷
上世紀70年代:借錢過
代表鏡頭:提前洗好補丁衣服迎新年;買點年貨要憑批條。
過年開支:一角多錢一斤的大米,面粉售價跟大米差不多,豬肉賣七角多一斤,盡管很便宜,但窮困人家則是靠借錢、賒肉過了一個年。
基本賬單:
1、新衣:幾乎都是扯上幾尺布自己做,或請裁縫做,總花費也就四五塊錢。過年穿新衣還屬奢求,多數(shù)人穿的還是補丁衣服。
2、年夜飯:菜多肉少,一頓年夜飯花費幾塊錢。
3、壓歲錢:以角為單位,一般為一兩角錢,能收到壓歲錢算不錯了。
4、過年禮品:點心、花生粘、南瓜籽,多數(shù)花費一兩元錢。
上世紀80年代:摳著過
代表鏡頭:雞鴨魚肉除夕之夜端上桌;小孩穿上新衣盼過年拿紅包。
過年開支:過年零食大部分是自己制作的,主要買些雞鴨魚肉等年貨,另外給孩子壓歲錢,購買過年新衣。
基本賬單:
1、新衣:有人在商店買、有人扯布請裁縫做,花費10元左右。
2、年夜飯:有雞鴨魚肉,自制臘肉端上桌,基本上花費幾十元。
3、壓歲錢:雖然只有幾毛到幾元錢,但已開始流行發(fā)壓歲錢了,這成為小孩過年的最大期盼。
4、過年禮品:送自制臘肉、糖果、餅干、水果之類物品,一般花費幾元到幾十元。
上世紀90年代:肯花錢
代表鏡頭:殺豬過年,走親串戶拜年;喜慶煙花染紅天空。
過年開支:收入提高了,過年肯花錢了,年貨、新衣、送禮、壓歲錢等面面俱到。
基本賬單:
1、新衣:開始講究款式、面料、喜慶,基本上家庭成員都要買,花費多為兩三百元。
2、年夜飯:家家戶戶桌上雞鴨魚肉不可少,好酒好飲料可謂豐富,花費大約兩百元。
3、壓歲錢:開始時興“兩位數(shù)”,一般為10元、20元,也有給50元、100元的。
4、過年禮品:禮盒裝的水果、糖果、臘肉香腸、煙酒、保健品等,禮品較為豐富,花費彈性增大,一般為幾十元到百余元。
21世紀:舍得花錢
代表鏡頭:酒樓餐館歡聲笑語、觥籌交錯;紅包里裝的要么幾張百元鈔要么購物卡。
過年開支:相比于錢更在乎親情,親朋好友團聚酒樓吃團圓飯,給長輩晚輩時興封紅包。
基本賬單:
1、新衣:羽絨服、皮衣,更加注重“質”上享受,花費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2、年夜飯:稱謂改為吃團圓飯,上酒樓下館子吃,每桌幾百上千元,在家自做的好酒好菜好肉也要花幾百上千元。
3、壓歲錢:一般是雙數(shù)的“三位數(shù)”,200元、400元……甚至上千元。
4、過年禮品:大禮包的保健品、高檔酒,小禮包的蟲草、購物卡,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