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男乘客正在驅趕拾荒老人
在網上很容易找到這樣的描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上海自2007年開始推行70歲以上老人持敬老卡(曾用名老人卡)免費乘車政策,70歲以上老人的乘車環(huán)境大為改善?!熬蠢峡ā?,一個溫馨而溫情的名字,但日前一個發(fā)生在上海82路公交車上的故事,卻讓“敬老”二字蒙羞——上海82路公交車,一位辛苦撿紙板與塑料瓶的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帶著撿來的幾大包物品登上公交車后,遭到一名男乘客的嫌棄謾罵。最終,老人攜帶的物品多數(shù)被扔下車。
這是網友“1Mar小豪”拍的一段命名為“某些人齷齪的心才是真正惡心的東西”的視頻。視頻上傳3天,已有數(shù)十萬點擊,數(shù)千條評論。雖不懂當?shù)胤窖?,卻也能看出那位白衣男乘客對老人的嫌棄厭惡之情,跋扈驕縱之意。拾荒老人據(jù)理力爭,但收效甚微,他視為寶貝的東西,最終還是在司機配合下,被男子粗野地扔下車。
視頻中衣冠楚楚的白衣男子,應該算有身份有教養(yǎng)的“社會精英”吧,對一個拾荒老者如此粗野蠻橫,無故辱罵并搶奪丟棄他人物品,這怎么著也應算涉嫌違法違規(guī)吧?怎么我最后竟然還依稀聽見白衣男叫囂著“報警”、“110”什么的?
還有一個可能不被注意的細節(jié),在白衣男羞辱拾荒者過程中,車上有一個紅衣小男孩,那孩子撲簌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一直扭頭看著這世間最不堪的一幕。不知帶孩子的那位年輕媽媽,這時心情十分復雜,如果孩子問她“這位叔叔為何要這般刁難凌辱一位衣衫襤褸的可憐巴巴的老爺爺?”這位母親和一車無動于衷的乘客,該怎么回答這最簡單又最難啟齒的問題?
難道能告訴他,這是社會不公、權勢通吃、強者為王的冷血叢林法則在“公交車版”?鮮衣怒馬錦衣玉食者,天然擁有欺凌比自己更弱勢更卑微的底層民眾的權利?即便不看新聞翻譯,哪怕身處炎炎夏日,這段對比強烈的視頻,也足以讓人不由心生透骨寒意。
這真的是一個向以國際化大都市自居的城市所應有的博大胸懷嗎?不是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嗎?但若連一個即便有了所謂的“敬老卡”,一個古稀之年仍在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老者,都還差點被某些“文明乘客”和司機驅趕下車,這樣的城市生活真的很美好嗎?
按照市井中最市儈的世俗哲學,一個還需要靠公交車出行的社會精英,大概也“精英”不到哪去。這正是大城市中最常受著“夾板氣”的白領工薪階層。媚上欺下,圓滑世故,外強中干,欺軟怕硬,不管是在一般職場還是商業(yè)、權力場域,都是被很多這類白領乃至金領奉為圭臬的處世厚黑指南。
但是人性中最溫暖最柔軟的部分,卻在這種長期的市儈習氣侵蝕中“團成一團,圓潤離開”了。當這樣的人在一座城市中的占比達到一定比例,這個城市的秉性品格精神氣質都會不自然地被浸染。才會有一個拾荒者無端遭嫌棄,司機帶頭沉默甚至充當無良的“幫兇”,滿車乘客似乎也能修煉到視若無睹,心如止水。這將是怎樣的一種社會習性和城市精神?長期以往,就會成為一種習以為然的“庸常的惡”。
極端者,就如這次趕下拾荒者的上海82路公交車;亦如前些年甲流期間,兩位返鄉(xiāng)民工偶感風寒,因咳嗽引來異樣目光,結果全車投票半夜三更將兩人攆下車,他們只好摸黑沿高速回家。
影視中,拯救人類的諾亞舟,其實勾連著的是人性之門。這等于告訴人們真正的末日從來不是天陷地裂,而是人性坍塌的災難,人與人之間咫尺天涯的距離感。杭州圖書館可以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包括乞丐及民工,這是社會溫暖,民生尊嚴的基本立足點。乞丐的閱讀權,拾荒者的乘車權里,維系著社會中每個人的基本尊嚴。相反,一個持有“敬老卡”卻因拾荒者這一身份,而遭乘客乃至司機無端嫌棄的城市,沒人能在這里獲得體面安全有尊嚴的生活。身份都是相對的,你上車時是嫌棄拾荒老人的衣著光鮮白衣男,上班時,可能就是被無良老板當牲口使喚的“白領民工”,更不要講這樣的社會生態(tài)里,權力系統(tǒng)又怎么會自覺保持內斂、謙卑和自省精神,在權勢面前,你隨時可能成為被你羞辱折辱的無依無靠的“拾荒者”。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