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報網(wǎng)(記者邢云 通訊員楊海濤 朱金海)“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代著名詩人杜牧《銅雀臺懷古》里的經(jīng)典絕句早已傳遍大江南北,成為了歷史美談。而這當中的銅雀臺即為河北省臨漳境內(nèi)的鄴城三臺遺址中的三臺之一。記者7日從臨漳縣獲悉,為加大對三臺遺址的保護力度,該縣于近日實施了對銅雀臺、冰井臺重新勘探邊界工程。
據(jù)了解,鄴城三臺是指金鳳臺、銅雀臺和冰井臺,位于鄴城遺址內(nèi)的三臺村,是曹操依鄴城西城墻北半部修建,是鄴城周圍最著名的遺址。多年來,經(jīng)過戰(zhàn)火的焚燒和漳河的沖刷,現(xiàn)只剩下金鳳臺臺基和銅雀臺部分臺基。為了進一步加大對鄴城三臺遺址的保護力度,促進鄴城三臺遺址的科學開發(fā)、保護和利用,該縣自去年對金鳳臺實施本體加固保護工程的以來,又聘請專家學者對三臺中的銅雀臺和冰井臺實施了重新勘探邊界工程。該工程將進一步探清銅雀臺和冰井臺的具體邊界等位置信息,工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鄴城考古隊負責實施,目前勘探工作正在進行中。
據(jù)介紹,銅雀臺在金鳳臺北,為三臺之主臺,為曹操在建安15年(公元21年)所建,臺高十丈,有屋百余間,是曹操與文人墨客宴飲賦詩的地方,也是兵家戰(zhàn)略要地。銅雀臺是鄴城的制高點,在臺上可俯瞰全城。曹操在其上平定嚴才叛亂,并接見和宴請了從匈奴歸來的著名詩人蔡文姬。歷史傳說中“文姬歸漢”的故事就源于此,蔡文姬在銅雀臺彈唱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曹植也曾于此揮筆立就《登臺賦》,至今傳為美談。后趙、北齊時銅雀臺又加以修筑,素有“銅雀飛云”之美稱。該臺馳名中外,歷代名人題詠甚多,其中唐代詩人杜牧在他的《銅雀臺懷古》中曾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名句。
此外,冰井臺,位于“三臺”之最北端,建于建安十九年(公于214年),高8丈,有房屋140間,因上有藏冰的井而得名。井深15丈,儲藏著大量的冰塊、煤炭、糧食、食鹽等物,以防不虞。北周時臺上建筑被焚,明末時又被漳河水沖毀,地上遺跡無存。中國煤炭報曾作出報道,稱冰井臺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煤炭的地方。
當?shù)赜嘘P人士稱,銅雀臺和冰井臺的具體邊界的探明,將對鄴城遺址的科學保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對鄴城遺址的開發(fā)和利用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注邯鄲規(guī)劃發(fā)展
每日推送樓市快訊
匯集本地熱點資訊
視頻展示城市發(fā)展
記錄邯鄲樓市百態(tài)
抖音搜邯鄲戀家網(wǎng)
無需安裝,掃一掃
掌握樓市一手資訊
便利查看 快捷分享
在線咨詢 解疑答惑
獲取樓盤 獨家優(yōu)惠
為您買房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