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地猶如人體,那么也就有著人體一樣經絡和穴位,繁衍生育就是共同所在,生機勃勃也就成為正常(健康)的唯一體現(xiàn)。傳統(tǒng)風水認為,選地要選雌雄交合之地,穴乃陰陽交合之區(qū)。宋代地理大師蔡元定曾在《發(fā)微論》“雌雄篇”中說:“雌雄者言乎其配合也?!乩砑乙源菩垩灾蟾挪贿^相待之理,……其地融結,則雌雄必合?!浽唬捍菩巯嘞?,天地交通,……古人多以此為要,妙然亦天地自然之理也。”說明雌雄交合的地方就是正穴所在,既然大地與人同理,那么,這一雌雄交媾之區(qū)的隱喻含義就不言而喻了。
既然風水“穴”的隱喻含義是女陰,那么,“穴”之風水美的象征意義就是“生生不息”。“陰陽交合而萬物化生”,故而我們可以說,人們長期以來追求“風水寶地”,實際上就是追求一個有勃勃生機的生息之地。
在如今的城市建筑群中,聳拔入云的高大建筑群,體現(xiàn)出的是“雄壯”之美;綠樹成蔭的街道公園,體現(xiàn)出的是“柔秀”之美,二者皆是生機盎然之象征,是建筑生機美的體現(xiàn)。這種剛柔相應、陰陽交泰之美,是城市"生機勃勃"的最好寫照,也是對人類建筑美的最佳注解。
古代賢哲在建筑實踐中,處處追求美的效果,從住宅到宮殿,從墳冢到陵寢,都體現(xiàn)了美學思想。這種美學思想在傳統(tǒng)風水中均能找到對應的內涵,這與中國傳統(tǒng)思維的最大特點之一──“天人相類”、“萬物歸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物我同一──是分不開的,二者皆是“天人合一”宇宙觀的特殊體現(xiàn)。建筑基本上是空間造型藝術,但它又是融合了多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藝術。建筑是人的生活環(huán)境,環(huán)境氣氛是建筑美感的基礎,當我們置身與建筑之中,隨著空間序列的展開才能領略其全貌。在霍然感受到的美或丑中,有時從建筑美學的角度很難尋到答案,而若從傳統(tǒng)風水學的角度出發(fā),卻又變得那樣簡單,因為說到底“美是一種對人身心有益的感受”,而傳統(tǒng)風水學則是一門通過特殊方式對影響人類身心健康因素進行研究的學問,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說,傳統(tǒng)風水學則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建筑美學。
[責任編輯:戀家網]